彼岸觀自在III - 最後的邊境

在20世紀末,冷戰結束引發人們對經濟和政治一體化的渴望。全球普遍認為各國已別無選擇,必須採取新模式的民主資本主義,幾乎每一個政府皆抱以樂觀的態度,走向全球滙聚的新時代。事實上,現今世界比21世紀時有更多的連繫。今天已實現了以往被視為不可能的人權。勝利一刻令人們對民主資本主義充滿信念,盼望可以創建一個更有文化和自由的世界,未來理想的新生活:一個自由的烏托邦。

但現在我們要問:自由的民主資本主義取得勝利了嗎?冷戰之後的經濟和意識形態決定論保障了民主嗎?全球各國局勢動盪,我們身處其中也不能幸免;先祖在20世紀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,許多人團結起來擊退敵人。事實上,我們現正處於時代的夾縫,許多人流離失所,家園被巧取豪奪。20世紀兩大戰爭後的局面,再一次歷史重演。

難民在戰火中逃離家園,同時其他國家禁止人們穿著宗教服飾。英國政府繼續參與在敘利亞、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帝國主義行動,並將其全球議程推向其他不感興趣,或價值觀非常不同,而同樣重要的國家。

英國52%的選民在2016年6月23日投票支持脫離歐盟。歐盟是世界首個,兼全球最大自願參加(非武力或戰爭匯聚)的聯邦和平項目。然而 52%的英國選民認為離開歐盟更好。隨後的幾天到幾個月,英國各地因仇恨而起的犯罪率上升了58%。英國現在明顯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。

在香港,自由放任學說仍然是一個神話,兩極分化的情況日趨嚴重。經濟能保護個人權利的假設,已被引證為錯誤。越來越多人意識到我們一直相信的事物並沒有實現 – 在世界的某些人對自由主義、民主和自由已經有新的理解。

彼岸觀自在III-最後的邊境致力探索,這些分歧、邊界,以及我們之間的距離;它們以文化遺產的形式代代相傳,我們就如雙手捧起破碎的傳家之寶。這一系列的影片,旨在探討個人經驗、全球議題,以至需要透過文化交流來修補的裂隙。彼岸觀自在 以電影和錄像為引子,深入英國、中國和香港等不同國家之間的風土人情。

英國節目的作品,包括在英國生活,但不是在英國出生的藝術家;他們的經歷對文化有一定的理解。而在英國出生的藝術家探索全球文化,並熱衷於文化交流。香港節目的作品來自流散的華人,以及在香港和中國的外籍人士;令所經驗的片段、被中斷的時間、空間和持續性可見於眼前。最後的邊境嘗試通過藝術家的電影和錄像,重新定義和彌合我們之間的距離。